作为2025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的活动之一,5月17日,川渝博物馆联盟(以下简称联盟)2025年年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,川渝两地百余家博物馆的代表齐聚一堂,共叙巴蜀文脉传承,共谋区域协同发展。
据了解,自2022年川渝博物馆联盟成立以来,两地文博机构以“协同创新、共促发展”为宗旨,在文物保护、展览策划、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。截至2024年末,川渝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00家,其中国家等级馆116家,占比19.3%;全年推出展览3323个,接待观众超1.26亿人次,开展社教活动6.33万场次,文创产品研发种类突破万项。
年会上,面对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,川渝博物馆联盟提出三大核心发展方向。
以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保护。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盛建武表示,依托三峡文物保护基地,联盟将加强三星堆、金沙遗址等“超级IP”的预防性保护,同时关注中小博物馆的珍贵藏品,推动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共建共享。
人才是文博事业的生命线。联盟计划搭建青年人才论坛、培训基地等平台,支持青年策展人、修复师崭露头角。盛建武提出:“未来五年,川渝将培育一批领军人才,让青年成为文博传承的中坚力量。”目前,四川自贡江姐故居陈列馆、重庆云阳博物馆等已在社教活动、策展实践中大胆起用新人,成果初显。
升级“一盘棋”机制,推动跨区域联合办展、大遗址保护片区共建。2025年,联盟计划推出“巴蜀文明全球巡展矩阵”,推动川渝文物组团出海。同时,以“博物馆+”模式联动旅游、教育、科技等产业,构建文创IP共同体,提升巴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。
年会上,川渝8家中小型博物馆的代表聚焦“差异化发展”分享了经验。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以红色研学激活资源等成功实践,为中小型博物馆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境提供了有益思路。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
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。查看详情
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。
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。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。
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,请切换至极速模式。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